老旧小区抗震加固高延性混凝土技术应用研究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和抗震设防标准的提高,以砌体结构为主的老旧小区房屋老化严重,已不符合现行标准要求,针对城市老旧小区的特点以及补抗震加固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应用新型材料高延性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改善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老旧小区改造经济效益, 动城市有机更新的进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主要内容
高延性混凝土 high ductile concrete
由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合成纤维等原材料组成,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成型以后,
具有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的特种混凝土。
2.1.2 合成纤维 synthetic fiber
用有机合成材料经过挤压、拉伸、改性等工艺制成的纤维。
2.1.3 当量直径 equivalent diameter
纤维截面为非圆形时,按截面积相等原则换算成圆形截面的直径。
2.1.4 纤维体积率 fraction of fiber by volume
纤维体积占高延性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
2.1.5 纤维用量 fiber content
单位体积高延性混凝土中纤维的质量,以 kg/m3 表示。
合成纤维的力学性能
项 目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N/mm2
) ≥1200
初始模量(N/mm2
) ≥30.0×103
断裂伸长率(%) ≥7.0
4.1.4 合成纤维的密度、熔点、吸水率等主要物理性能参数宜经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
合成纤维可按表 4.1.4 取值。
表 4.1.4 合成纤维的物理性能
项目 聚丙烯腈纤维 聚丙烯纤维 聚丙烯粗纤维 聚酰胺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截面形状 肾形或圆形 圆形或异形 圆形或异形 圆形 圆形
密度(g/cm3
) 1.16~1.18 0.90~0.92 0.90~0.93 1.14~1.16 1.28~1.30
熔点(℃) 190~240 160~176 160~176 215~225 215~220
吸水率(%) <2 <0.1 <0.1 <4 <5
4.1.5 合成纤维的耐碱性能(极限拉力保持率)不低于 95%。合成纤维主要性能的试验方
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 21120 的相关规定。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不得离析、泌水,纤维不得聚团,并应满
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5.1.2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大含量应符合表 5.1.2 的规定,拌合物中水溶性
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宜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JGJ/T 322
的规定。
表 5.1.2 高延性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大含量
环境条件
水溶性氯离子大含量(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比,%)
配筋高延性混凝土 配预应力筋
的高延性混凝土
不配筋
的高延性混凝土
干燥环境 0.30
0.06 1.00
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 0.20
潮湿且含有氯离子的环境、盐渍土环境 0.10
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环境 0.06
5.1.3 本章的性能要求适用于纤维体积掺量为 0.5%~2.0%的高延性混凝土。
高延性混凝土的配制抗折强度、等效弯曲强度和等效弯曲韧性除应符合本规程 5.2.1
条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设计要求。
6.3.6 高延性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调整时,试配的高延性混凝土试件的测试龄期宜取 3d,
终以 60d 龄期的配制强度为准。
6.3.7 高延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应进行生产适应性验证。
高延性混凝土的制备
7.1.1 高延性混凝土应采用干混料(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预拌方式制备,宜采用后
加法加入纤维。原材料计量宜采用电子计量仪器,使用前应确认其检定合格。每盘高延性混
凝土原料计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7.1.1 的规定。
表 7.1.1 原料计量的允许偏差
原材料种类 计量允许偏差
(按质量计) 原材料种类 计量允许偏差
(按质量计)
纤维 ±1% 骨料 ±2%
水泥和矿物掺和料 ±2% 拌合用水 ±1%
外加剂 ±1% — —
7.1.2 高延性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机转速不宜小于 45r/min。